膠東在線5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崔方榮 李凌峰)在毓璜頂醫院,婦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夏敏的“拼”是出了名的。這不僅體現在對技術精進的不斷追求以及帶組的嚴格要求中,更體現在她對患者的用心程度上。
沒有完美的手術,只有更用心的細節考量。正是這份無時無刻不在的清醒讓她時刻求新,以創新的手術方式幫患者解除難言之隱。不是在門診和手術,就是在患者的床旁,也因為用心,她總能體察到患者最真切而隱秘的需求,在診療上做到精益求精。從醫生做主到患者賦權,在充分尊重患者和家屬意愿的同時,“拼命三娘”夏敏也以她精湛的醫術和始終以患者為上的真心贏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夏敏(左1)團隊討論病例
求新:以更精細的手術方式為患者贏得最佳預后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用《禮記·大學》的這句話形容醫學的快速發展再合適不過。這就要求醫生要保持終生學習,跟上最新的診療技術及理念的發展。在這點上,夏敏有“切膚之痛”。
2002年,夏敏出了一場意外,這令她不得不暫時離開工作崗位。處于事業上升期的她沒有氣餒,轉而回到學校攻讀碩士學位,以求厚積薄發。但當2006年重新回到臨床一線時,夏敏卻發現自己有點“跟不上”了。出發前毓璜頂醫院婦科的腹腔鏡微創手術已經開展了,在外出學習的三年間,夏敏沒機會接觸這種新技術,碩士畢業后回到臨床一線的她發現自己的腔鏡手術操作有時還不如年輕醫生,那份失落感曾讓她一度想放棄行醫。關鍵時刻,是科室主任侯建青和同事們的幫助及鼓勵讓她勇敢的堅持了下去。很長時間內,不論是大小手術,夏敏都會堅持跟臺到最后,從鋪臺到關腹,仔細琢磨每臺手術的差別和每個操作步驟的考量。正是因為這股拼勁和執著,她很快迎頭趕上,成了科里的技術骨干。但自此以后那份緊迫感,始終與她相隨。
“患者的情況千差萬別,只有不斷學習和創新,才可能爭取最好的結果!备鄷r候,對夏敏而言,不斷求新的緊迫感來自患者。有人說,醫學是一門遺憾的科學。與希望總在前方的醫學嘗試相比,很多人默默倒在了黎明前。不是每一位患者都有機會等待,這就要求醫生必須全力以赴,才可能給患者最好的治療。正是這樣一次次不間斷的嘗試與努力,讓夏敏為越來越多的患者贏得了最佳的治療效果。
69歲的王女士就因此受益,在罹患惡性腫瘤后,因得到了及時又精準的治療,她得以重歸正常生活。被外陰瘙癢的隱疾困擾多年,王女士始終不好意思向家人提起,后病情越來越嚴重,她終于鼓足勇氣來到毓璜頂醫院婦科求診。完善相關檢查后,最終王女士被確診為外陰濕疹樣癌?捎捎诓≡畲笮7cm×6.5 cm,手術切除的創面可達13 cm×13 cm,按傳統方式采用皮片移植僅能起到表面保護作用,無法與周圍組織有效結合,術后會造成創面瘢痕攣縮及行動不便等后遺癥。
考慮到王女士的實際需要,夏敏與毓璜頂醫院手足外科主任林國棟取得聯系后,采用穿支皮瓣移植手術,從患者腹股溝處取皮瓣后移植到手術切面,不僅避免了瘢痕攣縮帶來的困擾,還順利實現了創面一期愈合出院。術后半個多月,王女士行動恢復如常,已能實現自理。
“永遠有你不會做的手術,永遠有你不會看的病!痹谙拿艨磥,患者以性命相托,醫生沒理由不全力以赴。唯有不斷的學習與進步,才能對得起患者的信任,這也是從醫27年來她最大的動力?烨乙婢,正是對自己的這份高標準,讓她成了很多患者心中最信任的守護者。

夏敏(左4)團隊討論手術方案
追質:綜合考量給患者最合理化的治療方案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針對惡性腫瘤的各種治療方法和手段層出不窮。如何將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療法等多種治療手段融為一體,為女性惡性腫瘤患者提供精細化的全程管理,更考驗醫者的能力。在這方面,夏敏從未停止過思考與努力。
61歲的陳女士因腹脹到消化內科就診,檢查發現腹部有25cm×20cm×20cm大小的包塊且伴有大量腹水,由于合并感染,住院期間陳女士已出現低血容量休克?紤]她患病主因婦科腫瘤所致,遂轉入婦科接受進一步治療。夏敏組織了全院會診,在經過積極抗炎、支持及對癥治療后及時為其行腫瘤穿刺活檢,最終病理診斷為卵巢小圓細胞癌。這是一種罕見的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1年生存率在30%左右。由于發現太晚,腫瘤已廣泛轉移,手術難以完全切凈,得知情況后,陳女士及家人一度陷入絕望。
不想看著媽媽就這么離開,陳女士的女兒找到夏敏,請她務必幫忙想想辦法。這份沉甸甸的信任給了夏敏很大的動力,查閱國內外大量文獻,綜合陳女士的實際情況,夏敏在全院發起多學科會診,最終確定采用新輔助化療,待腫瘤縮小后再行手術治療。這次“在絕望中找尋生機”的嘗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陳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雖然患者于綜合性治療后的2年余去世,但是為患者的家人贏得了與患者生命最后時刻相伴的寶貴時光。
在婦科工作多年,夏敏感慨婦科同事術中多有“節衣縮食”的習慣,與多數的同事是女同事有關,他們力爭把患者的“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這樣的習慣源自以患者為中心的考量,從醫多年,夏敏看多了不同家庭的悲歡離合,看著部分家庭困難的惡性腫瘤患者為治療費用所困而躊躇難前,她總會心疼不已,能幫患者省點就多省點。
省錢不是最終目的,給患者最合理化的治療方案才是夏敏和團隊的最終追求。確保最合理的手術切除范圍,并在術后給予患者最佳的治療方案,以達到病情最大化緩解和治愈的目的,夏敏的每一步考量都離不開患者的實際需求。
“醫生干的是良心活,只有每一步都考慮到,才可能給患者最好的治療!北M管已有近30年的工作經驗,夏敏卻從不敢有一絲懈怠。遇到復雜棘手的病例,午夜夢回突然坐起來,夏敏腦子里仍不由自主地過手術方案和細節。正是這樣近乎“魔怔”的用心,讓她在醫學的求索路上有了更多收獲,也更能從容面對患者的不同需求。
共情:最不靠譜的媽媽意外圓了很多人的媽媽夢
夏敏近乎“魔怔”的拼勁還體現在很多方面。每周的周三、周五是她的手術組手術日,她常自嘲吃喝拉撒都要在手術室解決,為避免術中上廁所,她會盡量控制自己少喝水。為更好地為患者護航,她可以早晚守在醫院,幾乎沒有自己的愛好和生活。
作為醫生,無疑她是盡心而稱職的?勺鳛閶寢,她卻多少有點“不靠譜”。沒時間做飯,也很少陪女兒出去玩,多數時候夏敏都是個“只會在夜晚出現的媽媽”?梢舱沁@個對女兒而言有點不靠譜的媽媽,多年來始終小心呵護著女性的生育健康,幫很多人意外圓了媽媽夢。
夏敏的女性生育力保護之路探索,從2017年2月就開始了。28歲的李女士患有早期宮頸癌,治療期間她再三表達了想生育的愿望。在侯建青主任的帶領下,夏敏和同事們通過廣泛性宮頸切除加盆腹腔淋巴結清掃手術,不僅完整切除了癌變組織,還成功為其保留了生育功能。2016年7月,李女士自然受孕并于次年順利生產,成為膠東地區首例宮頸癌術后成功懷孕生產的患者。
“不是每位女性都必須成為媽媽,但我們要竭力保護好女性的生育能力,將選擇權還給患者。隨著全球惡性腫瘤年輕化的趨勢,醫生首先要有保護患者生育力的理念”在這樣的信念下,近年夏敏在追求疾病根治的情況下,也做了很多生育力保存的有益嘗試。
六年前,正在備孕的王女士檢查出有子宮多發性肌瘤,由于肌瘤數目多,當地醫院建議其切除子宮。這對王女士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在家人的陪伴下找到夏敏時,她的從容與淡定給了王女士很大的信心?紤]到其有生育需求,夏敏及團隊為其采取腹腔鏡下微創手術為其剝離了多發肌瘤,由于肌瘤數目多,建議患者避免妊娠。但術后三年,王女士驚喜地發現自己意外懷孕了,在產科醫生的嚴密監護下,于次年夏天順利誕下一子。如今家庭美滿的她始終難忘夏敏的付出,在感謝信中她動情地寫道“在婦科發生的點點滴滴值得我用一生的時間去懷念,感謝夏敏用她精湛的技術和恰到好處的善良溫暖了我的小世界”。
像王女士一樣幸運的女性并非個例。五年前,33歲的陳紅(化名)因不孕癥四處求醫問藥,最初經醫院診斷為子宮內膜異常增生,進一步檢查評估認為局部有癌變風險?紤]到陳女士的生育需求,夏敏沒有選擇傳統手術方式以切子宮的方式為其保命,而是帶領團隊決定為其采用宮腔鏡下定位活檢術,活檢取得的病理結果結合影像檢查證實,陳紅的病變尚處于早期子宮內膜癌階段,于是夏敏為其制定了口服高效孕激素和定期子宮內膜活檢的治療方案,一年后陳紅病情得以成功逆轉并成功自然受孕。
“追求疾病治愈的同時,更該考慮患者的個性化需求!毕拿舴Q,在腫瘤越來越高發和年輕化的今天,傳統的“一刀切”已不再適用,從患者的實際需求出發,保護器官的完整性與功能性缺一不可,也唯有這樣才能幫助患者盡早走出疾病的困擾,重新回歸生活。

夏敏(左5)團隊在查房
陪伴:總在床旁讓她總能發現患者更多隱秘需求
從醫多年,夏敏有個特別的習慣,家人、朋友可以等,但絕不讓患者多等一秒。保持隨叫隨到和始終在床旁的陪伴,讓她有機會聆聽更多患者的心聲,并保護他們最隱秘的需求。
不論多忙,只要患者需要,第一時間站到床旁是夏敏對組內成員的要求,真正做到“臨床醫生”,也是她多年始終堅持的習慣。也因此,夏敏才有機會聽到患者發自心底的需求。曾有一位50多歲的女性罹患巨大子宮肌瘤,各項檢查都已完備,手術指征明確,但她卻遲遲拿不定主意,家人怎么勸也沒用。夏敏來到床前溝通,她終于敞開了心扉,紅著臉小聲問術后是否會影響夫妻生活。得到否定的答復后,她很快同意進行手術。
“患者拿最寶貴的生命相托,每位患者都值得被尊重!痹谙拿艨磥,患者求醫時本來備受疾病的折磨,這時更需要關心,來自醫生的及時“從旁協助”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帶教組內成員時,夏敏會把能吃苦和責任心擺在首位,在她看來技術水平可以不斷學習和精進,但對患者的真心卻千金難得,只有真心愿意從患者的角度考量,才可能做個有溫度的好醫生。
也因為這份尊重,多年來夏敏和同事堅持邀請患者和家屬一同參與治療方案的選擇與制定,在互信中尋求共贏。從醫生做主到患者賦權,夏敏和同事們給患者的已遠遠不止尊重,發自內心的呵護與珍視才是她們的“制勝法寶”。

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一病區夏敏
專家簡介:
夏敏,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青島大學附屬煙臺毓璜頂醫院婦科一病區主任,兼任婦產科副主任。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7年,一直致力于婦科腫瘤研究領域的醫教研工作,尤其擅長婦科惡性腫瘤及疑難重癥的綜合性治療,在生殖器畸形的矯治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樹,工作嚴謹細致,F任山東省醫師協會宮腔鏡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盆底功能障礙防治醫師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抗癌協會婦科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
責任編輯:欒雪